[導讀]在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還有塘上村、塘下村、姜山頭等地的成片違法建筑,如今都已被一一拆除。
從市區八一南街沿330國道往東南方向近兩公里,原本是蘇孟鄉后山村一片高高低低、破舊擁擠的違法建筑,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這些建筑大多是臨時搭建的簡易房,其中不少是廢品收購點和小作坊,是市區江南最“臟亂差”的地方。半個月前,這片違法建筑在一天之內全部拆除,并納入湖海塘運動休閑區塊的總體規劃。在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成為金華最美的區塊之一。
在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還有塘上村、塘下村、姜山頭等地的成片違法建筑,如今都已被一一拆除。截至5月20日,金華開發區累計拆除違法建筑面積25.55萬平方米,完成市政府下達任務數的83%;拆除改造舊住宅區61戶、1萬余平方米,完成任務數的33.33%;拆除改造舊廠房12戶、8.07萬平方米,完成任務數的161.42%;拆遷改造城中村341戶、13.31萬平方米,完成任務數的88.73%。
全市“三改一拆”動員部署大會后,金華開發區快速成立3個專項行動小組和1個保障組;在徹底排查的基礎上,對重點違建由管委會主要領導帶隊看現場、定目標、下任務,建立“一周一計劃、一周一例會、一周一通報、一月一考核”工作機制;開通“三改一拆”行動短信平臺,將拆違動態通過手機短信發送給管委會、各鄉街領導,隨時通報進展情況。同時,按照黨員領導干部、代表委員“零報告”和現行違法“零容忍”的要求,建立全天候日常巡查和防控制度,實時防控,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拆除。
為了讓“三改一拆”深入人心,金華開發區摸索出“自拆+助拆+強拆”的工作方法。在重點區塊,宣傳車全天候巡回廣播。尤其在拆違前期,除了大張旗鼓地宣傳,工作人員還一家一戶上門解釋溝通,提高自拆率。在重點區塊組織集中拆違前,還將拆違時間告知周邊群眾,組織相關村干部現場觀摩學習,營造“全方位、立體式”拆違氛圍。
截至目前,金華開發區累計組織大型拆違行動26次。每次5000平方米以上的集中拆違前期,開發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都要多次現場查看,認真傾聽百姓聲音,做好思想工作;每1000平方米以上的集中拆違,每個鄉街統一組織人員齊心協力幫助拆除。
反對、阻撓的違建戶變少了,主動自拆的變多了。老百姓主動騰空違建房屋,拆去鋁合金、部分磚瓦等價值較高的部分,剩下的由政府部門拆除。“三改一拆”的強勢推進,還有力地推動了農村征遷工作的開展。在湖海塘區塊山背村的整體征遷中,僅用30天就完成了整村132戶征遷,創造了和諧征遷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