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中國股市暴跌。兩市指數開盤后一路下行,午后跌勢加劇上證綜合指數一舉擊破2000點后暫且止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1963.24點,下跌5.30%,滬市成交879.7億元;深證成指報7588.52點,下跌6.73%,深市成交915.9億元。
這個收盤結果也創下近七個月來最低收盤點位,特別是基準上證綜合指數收盤跌5.3%,自去年12月5日以來再回“1”時代,創2009年8月31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而深成指也創出2009年12月8日以來新低。受銀行間資金面緊張影響,金融股領跌大盤。平安、興業和民生三家銀行股均跌停,證券股中跌停的有西南、西部、宏遠和方正四家。
而地產股跌勢同樣驚人。對于急于融資解渴的房企來說,資金考驗可能更加嚴重,今日板塊重挫7.83%便足見恐慌之重。華聯控股、保利地產、招商地產、華麗家族和中華企業等28只地產股跌停,萬科A下跌8.79%。
6月24日上證指數走勢
近年來,由于A股市場出現斷崖式下跌,與此形成反差的房地產價格持續強勢上揚。雖然調控接連出臺,卻仍擋不住節節攀升的房價。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仍在上漲。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65個城市房價出現環比上漲,而和去年同期相比,70個大中城市僅有1個城市出現下降。
具體到南京,5月份新房價格和上月相比,環比上漲1.3%,和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達11.3%,同比漲幅居70個大中城市的第五位,僅次于廣州、北京、深圳和上海這四個一線城市。
由此不少專家也是說股市樓市“冰火兩重天”,然而從近期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情況來看,房地產市場遠遠沒有那么絕緣。
事實上由于宏觀經濟持續疲弱,不但使越來越多銀行和企業“受傷”,市場熱度高漲的房地產企業也在跟著“受災”。
在證監會鎖死房企融資之路后,赴港買殼、曲線上市、境外發債成為最受國內房企歡迎的解渴途徑。近期國內銀行間資金緊張的局面,加之美國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逐步退出,海外流動性充裕的局面也將結束,這將給房企的資金鏈造成極大威脅。尤其是對中小型房企而言,這匯總影響短期內就會顯現。
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銀行間市場“錢荒”問題繼續發酵,將對房地產行業融資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一方面流動性緊張可能減緩商品房銷售速度;另一方面也會大幅提高地產公司融資成本;房地產行業極易成為金融市場流動性緊張的“犧牲品”。還有專家表示,如果央行靜觀其變,讓銀行間資金鏈條繼續繃緊下去,這種壓力就會傳導到房地產行業,房地產泡沫或許將就此刺破,房價也是必將下跌。不過若是房價開始暴跌,對信貸系統以及整個經濟體系的影響都可能是無法預估的,對于決策層而言不得不不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