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李克強總理選來展示其經濟規劃的效力后,上海這座中國最大的城市重返公眾注意力的中心。
有些人或許會辯稱,由于舉辦了2010年世博會,上海的確有了更多的地鐵線和酒店。但世博會后上海有何作為呢?它重拾了老一套。
直到本月初國務院宣布中央政府將在上海設立中國內地首個自由貿易區,這座城市才一躍回到全球注意力的中心。
上海的自由貿易區是“李克強經濟學”的一部分,巴克萊的經濟學家說,“李克強經濟學”由三個主要部分構成:不出臺刺激措施、去杠桿化和結構性改革。
換句話說,李克強已下定決心選擇上海作為第一個櫥窗,展現“李克強經濟學”是如何發揮作用將中國從硬著陸的風險中拯救出來的,而結構性改革或許表明此前禁止進入的行業將擴大對外資開放的范圍。
這一次,北京或許不想用自己的錢來啟動針對中國內地的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但如果北京能吸引外資來刺激經濟,這么做不會有不良影響。中國政府今年仍想把中國的年增長率維持在7.5%或以上。
說到上海,當地為我提供消息的人告訴我,該市的五星級酒店處境艱難:能將每日的入住率維持在50%以上它們就覺得自己很走運了,相比之下,世博會那一年的入住率接近100%。
酒店入住率是指示國外投資意向的好指標。到了你再一次覺得在上海訂酒店難的那一天,你就知道這座城市重新忙碌起來了。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15日報道】李克強總理在努力推進在上海設立一個自由貿易區這一里程碑式計劃時,與來自金融監管機構的反對聲音作斗爭。這是迄今該國新領導層決心實施早該進行的經濟改革的最明顯標志。
包括銀監會和證監會在內的金融監管機構公開對向外國投資者開放上海金融服務業的計劃表示異議。中南海內關于上海計劃的幕后爭論反映了新領導層在努力改革該國經濟結構時面臨的巨大困難。
很多外部分析人士認為,北京新領導層迫切希望重啟一項陷入停滯的經濟改革計劃。
一些人稱,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必須實施經濟改革,否則就將冒30年來經濟日益繁榮的局面陷入倒退的風險,種下社會不滿的種子,從而可能導致黨失去對權力的掌控。
但這些改革并非不會帶來挑戰。改革將把一些長期受保護的經濟領域直接扔上全球競爭之路。
7月初正式宣布的上海自由貿易區計劃預計將是重大政策改革的試驗田。將促進跨界商品和資本流動,關鍵試驗是開放外匯市場和使國內利率實現自由化。
熟悉情況的一名政府消息人士說:“上海自由貿易區是李克強的得意之作。也許你會感到驚訝,上海市政府并沒有大力游說中央政府。”
另一名政府消息人士說,在李克強3月底考察上海他就任后首次國內之行后,他開始向上海官員提出自由貿易區這個想法。
在兩個月內,李克強提出了一系列初步計劃其具體細節尚未正式宣布。本報記者從消息人士處獲悉,這些倡議包括,為外國銀行設立分支機構或建立合資企業提供捷徑以及特別允許外國大宗商品交易所在上海自由貿易區內擁有倉庫。
但政府沒有想到,來自下屬的反對聲如此強烈。例如,計劃要求,允許外國大宗商品交易所在自由貿易區內設立自己的期貨交割倉庫。但本報記者看到的政府文件顯示,內地證券監管部門不支持。
與此同時,面對失業率較高和經濟增長放緩的其他內地城市也迫切希望仿效上海吸引外資。但據信政府對其他內地城市匆忙復制上海模式不感興趣。
(未經《參考消息》授權,任何單位、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3月下旬,李克強出京考察即前往上海。一位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行程完結後,李克強向上海方面透露了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想法,令上海官員感到"受寵若驚"。李克強還要求上海方面提供一份目錄,列出上海政府認為吸引外國投資者所需要調整的政策。之後,許多政策建議很快提交至李克強辦公室。不到兩個月,李克強就推出一份涵蓋21項措施的初步建議書,但其中細節并未正式對外公開。但李克強并未料到會招致下屬如此強烈的反對。
據財新網報道,上海建立自由貿易區計劃曾招致金融監管部門的公開反對,但李克強總理力排眾議,終令計劃獲批。財新網稱李克強之前表示計劃向外國投資者開放上海金融服務業,隨即招致中國銀監會和中國證監會公開反對。了解政府高層會議一手內幕的三位消息人士透露,在一次國務院閉門會議上,李克強得知其計劃一直遭到反對時曾拍桌子發火。
此外,據悉,除了銀監會和證監會的反對之外,在上海自貿區方案征求意見階段,包括財政部、保監會在內的多個部委,對一些具體開放舉措的尺度亦有所保留。幾位消息人士曾閱讀過國務院內部會議紀要。他們表示,部委就新政策有不同意見并不少見,但監管機構聯合起來反對總理卻很罕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