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8月18日的最新統計數據一出,金華一手房價不出意外地“九連陽”。
樓市九陽,并不是神功,而是由最近全國房地產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和本地供需關系共同決定的。
全國漲聲一片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發布后,緊跟著對數據有一個官方的解讀。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解讀認為,受剛性需求拉動和近期地價上漲等諸多因素影響,7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總體仍呈漲勢;其次,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總體繼續收窄。
從全國情況看,各地房價依然漲聲一片。與6月份相比,7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上漲的有62個。與去年7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只有溫州1個,上漲的有69個。
值得一提的是,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同比漲幅最高的全部為一線城市。其中,北京18.3%、廣州17.4%、深圳17%、上海16.5%。二手房同比漲幅前四位也全部是一線城市,北京15.3%、上海10.9%、廣州10.7%、深圳10.5%。
從7月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的平均價格指數來看,一線城市的整體漲幅遠遠高于二線及三四線城市。其原因是購房需求依舊旺盛,而有效供應短期內難以增加。此外,全國多塊高價地的出讓,也是導致房價持續攀升的因素之一。
金華漲幅居前
與全國大多數城市一樣,金華房價持續回升,至7月份已連續9個月運行在上行通道中。數據顯示,7月金華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1.2%。
在70個城市中,環比漲幅比金華大的,只有5個城市,漲幅最高的廈門為2.2%,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分別以1.9%、1.6%領漲,桂林和鄭州以1.9%和1.6%的漲幅進入第一陣營。
換句話說,金華7月份房價的環比漲幅居全國第六。排名如此靠前,似乎在金華樓市已經久違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建商品住房同比價格上漲的69個城市中,漲幅最高的北京為18.3%,金華同比漲幅為4.4%,雖然相對沒那么高,但也說明比起去年同期,金華房價已有了不小的回升。
二手房方面,金華房價也有環比0.5%的微漲,同比漲幅則達到了3.2%。
也就是說,金華房價無論一手房還是二手房,再次全面普漲。而且從數據分析,7月房價環比和同比漲幅均比6月份有所擴大,不僅表明金華房價繼續穩步上行,而且有漲勢加速的趨勢。
量價互動造就7月紅火
據市房地產交易管理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7月金華市區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雙雙破千,而土地價格也拍出高價。這一點,與國家統計局分析的“受剛性需求拉動和近期地價上漲等諸多因素影響”暗合。
7月份金華市區新建商品房成交1744套,環比6月份的1261套增長將近四成;其中住宅成交1435套,環比6月份的692套增長超過一倍。二手房成交1163套,環比6月份的702套增長超過六成五;其中住宅成交732套,環比6月份的617套增長接近兩成。
本該是淡季的7月卻變成了旺季,其原因,一方面是全國樓市大環境普漲,地王頻出,金華購房氛圍也迅速升溫;另一方面是中央政治局會議不再強調“調控”字眼,讓人感覺買房的信心開始回歸。而本地眾多開發商也都選擇在7月份集中推盤或者提前蓄勢,多個樓盤推出開盤、看房等各類活動,還沒推房源的也在積極籌備,整個樓市一副與酷暑比高溫的勢頭。
而7月24日市區人民東路北側23畝商住地塊,拍出每畝806萬元的高價,也成為業內判斷未來房價走勢的重要標尺,進而造成房價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