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日前國務院發布《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首次界定全國262個資源型城市。我市的武義縣、麗水的青田縣,與地級市湖州市一起,一并被界定為資源型城市中的成熟型城市。
12月3日,國務院發布《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首次界定了全國262個資源型城市。我市的武義縣、麗水的青田縣,與地級市湖州市一起,作為浙江省3個入選城市,一并被界定為資源型城市中的成熟型城市。據了解,拉長資源深加工產業鏈,培育壯大接續替代產業,將是成熟型資源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礦產森林主導資源型城市
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聽到“資源型城市”這個概念。什么叫資源型城市?根據《規劃》解釋,資源型城市就是以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開采、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類型。
這262個資源型城市又是如何界定出來的?主要是遵循定量界定為主、定性判斷為輔的原則。首先,設定產業結構、就業結構、資源市場占有率三項指標,滿足其中一項的城市作為礦業城市。其次,設定森林資源潛力和資源開發能力兩項指標,同時滿足這兩項指標的作為森工城市。在定量界定基礎上,綜合考慮資源開發歷史悠久和布局有國家重點資源型企業的城市,由此界定出資源型城市。
根據資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差異,資源型城市劃分為成長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種類型。全國262個資源型城市中,成熟型城市占141個,超過半數。一般來說,成熟型城市資源開發處于穩定階段,資源保障能力強,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是現階段能源資源安全保障的核心區。
武義“螢石之鄉”華麗轉身
說到武義,過去人們首先會與“螢石之鄉”畫上等號。現在一提武義,馬上會聯想到泡溫泉、農家樂、漂流等。人們對武義印象變化的背后,正是這座資源型城市的華麗轉型之路。
號稱“螢石之鄉”的武義,螢石礦床分布密集。在所發現的礦床中,大中型的有11處,小型的有170多處,蘊藏量約4000萬噸。近年來,武義礦山開采企業紛紛成功轉型,創辦了氟化工、螢石雕刻等深加工企業。春雷螢石工藝品公司還把螢石導入“克拉時代”,成功開發出“螢石珠寶”等旅游產品,把昔日按噸賣的螢石變為以克拉計價。
隨著牛頭山旅游開發風生水起,通過這座“浙中八婺第一高峰”和國家森林公園,人們更多地了解武義蘊藏的豐富森林資源。全縣森林面積達145.98萬畝,覆蓋率達72%,是首批省級生態縣和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管理試點縣。全縣分布有木本植物93科、308屬、802種,其中國家保護珍稀樹種有17種。
在產業轉型之路上,武義還因勢利導,充分利用境內的溫泉、生態等旅游資源,以做強養生旅游和打造精致武義為重點,加快推進溫泉名城建設,打響養生旅游品牌。武義優越的生態環境還孕育了名優茶、蜜梨、有機宣蓮、優質稻米、高山蔬菜等特色名優農產品,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等“三品”認證基地達14萬畝,有機茶認證面積達2.95萬畝,居全國之首。
加快轉型避免“礦竭城衰”
國務院《規劃》指出,要優化結構,協同發展,堅持把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作為加快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主攻方向。近年來,武義已經按照這一主攻方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改造提升傳統資源型產業,發展綠色礦業,培育壯大接續替代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鼓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資源型城市由單一的資源型經濟向多元經濟轉變。
從螢石的粗開采到深加工、精細加工,從螢石的一業獨大到溫泉養生旅游、生態農業唱重頭戲,武義早已成功實踐一條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之路,巧妙地避免了國內諸如個舊市等資源衰退型城市遇到的“礦竭城衰”發展瓶頸和難題。
對于成熟型資源城市來說,擺在前面的路有兩條:一是高效開發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型產業技術水平,延伸產業鏈;二是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盡快形成若干支柱型接續替代產業。對于武義來說,接續替代產業就是養生旅游和生態農業。
《規劃》明確,將建立接續替代產業的扶持機制,國家重大產業項目布局適當向資源型城市傾斜。對符合條件的接續替代產業龍頭企業、集群,在項目審核、土地利用、貸款融資、技術開發等方面給予支持,引導資源型城市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產業發展模式。躋身全國成熟型資源城市,對武義繼續加快和深化產業轉型,無疑是一大利好。